5.1899年至1904年间,德国人在青岛与山东省会济南间修建了一条贯通山东腹地的胶济铁路。这条铁路的筑成与通车,对山东社会、经济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晚清山东历史上重要事件之一。此铁路的修建源于1898年3月6日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通过该条约,德国获得了胶州湾99年租借期,同时取得了在山东修筑胶济、胶沂济等铁路及开采沿线矿产等特权。《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以德意志中央银行为中心、包括德亚银行在内的14家大银行达成协议,组成德华银行,为设立山东铁路公司和矿务公司联合投资。
李轲民的儿子李遂至今还记得王昭善来青岛奔丧时的情形:“他接到电话,接着就坐火车来了,也没跟家里人打招呼,以致于家里人到处找他,以为他失踪了。”
黄克说:“45年,是八路军办事处让我带了几个同学去中原解放区李先念部,才离开重庆的,后来因为抗战胜利,敌人掐断了交通线,一部分同志未走成,后来我才辗转到上海找党的地下关系。”
李轲民的父亲,原名李芳德,后来靠精湛的木工手艺成为一名胶济铁路公司的雕刻技师。
而李轲民在当时的闻名,丝毫不逊于此三者。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从相当数量的李轲民遗稿中可以看出,步入晚年时,李轲民写信仍有打草稿的习惯,这样的信稿多发生于老同学和老朋友之间,草稿完成后,他再作誊抄。
青岛最早的鲁迅雕像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