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橘子洲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2009年建成,是我国最大的毛泽东雕塑:总高度为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永定红”巨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与国内众多毛泽东雕像不同,该雕像并没有描绘毛泽东去韶山、去北戴河以及开国大典的形象,而选择了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
五羊石像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大型城市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挺立在上海浦东世纪广场上,它是上海雕塑20景之一,是上海浦东著名标志性建筑之一。晷盘直径达24米,晷针指向正北,雕塑垂直高度达20米,投资600万元,共耗用50吨、长6公里的不锈钢管和5吨多辅助钢材。
重庆《春夏秋冬》:给裸体雕塑披上一层薄纱
《春夏秋冬》四个雕塑上均披着一层薄纱
潘鹤教授的美意并不为所有的人理解,他们并不反对立意,而是对雕塑这种方式感到陌生和不理解。当时一位负责审批政府财政支出的官员反对建设这件雕塑,建一个假的牛比买一头真的牛还要贵,他认为这是浪费。多番努力后,他仍然坚持不同意拨出这笔经费,直到愤怒的市长将他调离,牛的费用才得以落实。
三亚《鹿回头》:将美丽传说变成生动雕塑
设计者:潘鹤
橘子洲毛泽东青年雕像:一个励志的青年
一头充满力量的黄牛四蹄抓地,头向前伸并弯向地下做巨力拉牵状,象征着开拓者们摧枯拉朽的英雄气概。
设计者:黄震
1984年9月,这组大型雕塑在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正式落成。如今,这四个人物雕塑已成为重庆的标志,为大桥起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三十多年来,这些雕塑“目睹”了重庆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凝视着人们观念的日新月异。
陈本宗回忆当年创作,坦诚地说,五只羊的领头公羊是政治产物。1956年,广州人民美术社(现广州雕塑院的前身)接到指示,要创作一个能代表广州市形象的标志性雕塑。其时正值大跃进,所有的作品都必须有领头的,而五只羊的领头者就是高高在上、嘴叼稻穗的领头羊。设计方案最终出炉后,孔繁伟一个人前往北京请打石队,这支来自北京雕塑工厂的工人曾经雕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夜景也很美丽
坐落在深圳市政府广场门前的大型铜雕“开荒牛”,于1984年7月27日正式落成,是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铜雕的作者为著名雕塑家潘鹤,它的诞生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设计者:叶毓山
“五月的风”设计者黄震是安徽人。1997年,青岛在做东海路美化绿化,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五四广场雕塑设计稿,最终收集到了数百份设计作品。黄震当时正在济南帮朋友做设计,得到五四广场雕塑广征创意的消息后,特别赶到青岛找灵感。他站在五四广场上,一阵海风吹来,黄震迅速拿定了主意,就以“小旋风”为主题来设计。他在从青岛回安徽过年的火车上完成了“五月的风”的初稿。经数万名岛城市民们讨论后,“五月的风”最后入选,当时选票就达到一万多。
在黎明的设计中,青年毛泽东有一头飘逸的长发,俗称“大背头”,下巴上那颗痣非常抢眼。按理说,1925年的青年毛泽东,下巴上是没有痣的。这个提议来自于毛泽东儿媳邵华将军。黎明当初为要不要痣犹豫再三,直到2007年,邵华将军提出,说在老百姓心目中,毛主席是有痣的,建议做雕像时还是加上去。最终黎明在雕像下巴上加了一颗痣。
鹿回头雕塑与海南黎族美丽的爱情传说有关。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阿黑打猎时看见一只花鹿,他射死正在追鹿的花豹后,对其穷追不舍,一直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前无去路,回头变成一位美丽少女。于是,青年与他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子孙繁衍,便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
三亚有不少的城市雕塑更为这座旅游城市增添了不同的韵味,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鹿回头山上的《鹿回头》雕塑,其代表的黎族美好传说,成为三亚鹿城之名的由来。从1987年建成至今,这座大型的花岗岩石雕已屹立在山头间走过了30年的风雨岁月。
根据这个传说,五羊石像由岭南著名雕塑艺术家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为了创作出更接近生活的逼真的羊的形象,孔繁伟和陈本宗还特意跑到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场体验生活—看真实的羊。主创尹积昌先生更是亲自在雕塑院养了几头山羊,日夜观察山羊们的饮食起居表现。
设计者:林毓豪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