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设计的小样出来时,大家没什么争议,放大后遭遇争议不断。市民投诉,桥头放四个光身子的雕塑“有伤风化”,有领导指示“裸体不妥”。最终事情交给了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作裁定。他看了小样后说:“二十年以后就不会有问题。”最后,双方妥协,给裸体雕塑披上一层薄纱,遮住敏感部位,作品才得以通过。
这座雕像的设计出自一个长沙人之手---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我选择1925年这个节点,就是要塑造青年毛泽东对中国命运思考的独特形象。”黎明说,矗立在橘子洲的这座雕像,是留给时代和后人看的,一代一代的人,将从这里读懂,毛泽东当年是这样一位有志青年。他要设计出的,就是一个励志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设计者: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
东方之光是2000年为迎接新世纪而建,由法国设计师夏邦杰和著名画家陈逸飞创意,由北京雕塑家仲松设计。创意取材于古代计时器日晷,“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字面意思为“太阳的影子”。上小下大、椭圆的晷盘象征地球,晷针穿过的中点代表中国,同时整件雕塑的造型像是某种高科技卫星天线。不锈钢构成的网架结构,使这座金属雕塑既雄伟大气又通透灵秀,而且不妨障行人和车辆的视线。
青岛《五月的风》:海边吹来小旋风
正在建设中的毛泽东青年雕塑
有人说,记住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城市雕塑开始。如果问起某个城市的标志性雕塑,相信很多网友能说出一大串,包括青岛五月的风、广州五羊像等等。若真要问起来这些雕塑的来历、创作者,估计能说出来的人就不多了吧。眼下正值暑假出游高峰,小编搜罗了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雕塑,希望能给到眼下顶着大暑天旅游的人们一些帮助。在合影留念时,能对这些雕塑多一份了解,让出游更丰富。
雕塑完成后,五月的风迅速成为青岛本地人推荐给外地游客的必游景点之一,在“五月的风”之前合影,也成为很多游客的“规定动作”。周边还有很多小纪念品,很多人会选择带雕塑的小吊饰回家。拍照后,可以一直往海边走,一直走到奥帆中心,沿途的风光非常美。
1978年,时任重庆市长的于汉卿到欧洲考察时看到了法国卢浮宫的雕塑,便萌生了在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竖立雕塑的念头。上世纪70年代末,重庆市政府对外发布消息:要在新建的重庆长江大桥南北两端各铸一组雕塑。听闻这个消息,四川美术学院的雕塑家们一口气带来了近百套设计作品。时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的作品打破常规,用人体语言来展现春、夏、秋、冬,并且把这组作品都设计成了裸体:“春”是一个拿花少女,象征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是一个水中搏击的青年,象征着朝气蓬勃、勇搏激流。“秋”是一个扛着麦穗的妇女,象征着勤奋劳作、喜获丰收。“冬”是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象征着志在千里、永不停息。
鹿回头雕塑中,仙女与猎手分置在鹿的两侧
【编者按】“这个雕像是谁设计的?”距离洪水穿洲的日子已过去十多天,长沙橘子洲重新对外开放,位于橘子洲最南端的毛泽东青年雕像重新成为游客们的必游之地,远看近看,合影留念。小编带着朋友也混迹其中。突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小编蒙了。记忆中,这样的问题不是第一次面对,小编依然只能求救于度娘。同时脑海中出现一个问题:那些我们最常见的城市雕塑,你真的熟悉吗?
矗立于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是广州城市形象的代表。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居首公羊的雄姿勃发,口含饱满稻穗,喻示羊城人们丰衣足食。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戏耍,或吃草。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造型优美,已经成为广州城市的标志。
7月15日,长沙橘子洲景区重新开园,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广场,众多游客拿出相机拍照留念。
设计者:黎明
深圳《开荒牛》:建一个假的牛比真的牛还要贵
牛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塑像建成后,不仅获得了全国美展的金奖,还受到了深圳乃至全国的欢迎。但是,因为政府大院的警卫制度,普通市民不能随意地进入院内拍照,绝大多数的市民只是在电视或者图片上看到它。1999年,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决定,将铜雕整体迁到了外大门口的花坛上。同时,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深圳老百姓再献出一块绿地。
重庆长江大桥横跨长江风姿雄伟,桥头有叶剑英的题词,而两岸的桥头堡雕塑----《春夏秋冬》,就是重庆桥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代表。这组雕塑用铝合金铸造,每座雕像高八米。这样巨大的雕塑工程在当时属于国内大型雕塑整体一次浇注成型的首创。
早在1980年,刚刚诞生的特区想立一座能够反映城市精神的雕塑,放在市政府的院子里,成为政府官员的警策。最初的设想是“大鹏鸟”,寓意大鹏展翅之鹏城。潘鹤教授选择的是牛。牛是中国农民的宝贝,憨厚勤劳、不图回报。潘鹤教授认为,深圳的建设者也象牛一样,他们任劳任怨,不图回报,为了挖掉穷根辛勤地开垦。他提出开荒牛的构思,取埋头苦干、勇于开拓之意。
自1997年坐落在青岛五四广场以来,五月的风就成为了岛城一景。这座旋转腾升的红色“风”,高30米、直径27米、重500多吨,是中国最大的钢制城市雕塑。
广州《五羊石像》:领头公羊是政治产物
1983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提出要将传说变成生动雕塑,设计者是雕塑家林毓豪先生。原先雕塑拟建高40米、宽35米、厚20米,相当于12层高楼,经考察后,改为高15米、长10米、宽5米的花岗岩实体雕塑建造方案。设计之初,雕塑仅仅由神女和鹿组成。经反复修改,才加上了俊美的黎族青年,并将仙女与猎手分别放置在鹿的两侧,雕塑的下方还建有6个小蘑菇亭。林毓豪曾跟人交流初衷:一是黎族青年男女多在雨伞下谈情说爱,所以蘑菇亭也是蘑菇伞的象征。二来,蘑菇亭下都建有十分牢固密集的钢筋地基,对于主雕像来说也起着一种稳固的作用。
上海《东方之光》:晷针指向正北
五羊石像与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在二千多年前,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芜,人们辛劳终日难得温饱。一天,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他们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从此,广州成了富绕的地方。
鹿回头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