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起源是为了纪念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一主题。简洁的线条、强劲有力的弧度,螺旋上升的风的形状,让这座红色的雕塑不但给人“劲风”腾空的蓬勃之势,火红色的颜色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也是红色革命的象征。
“我本来就是雕塑家,又是三亚人,如果做的不好也影响自己的名声,所以一定会全心全力去修好的!”雕像于1985年动工,两年后终于竣工建成。林毓豪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鹿回头》大型花岗岩石雕经历了7年的创作与施工,终于耸立在生我养我故乡海南岛三亚市的鹿回头山顶上。”
设计者:夏邦杰、陈逸飞、仲宋
值得一提的是,雕塑在设计、建造期间得到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专家杨玉德、赵刚等在测定方位、角度等天文学方面的大力支持。它的晷针已由天文专家测定出指向正北的方位,具有计时功能。东方之光被誉为雕塑艺术语言与当今高科技建筑语言的完美结合体,是浦东高速发展的象征。
鉴于橘子洲经常遭遇洪水,雕像建成后,有人担忧,倘若遇上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雕塑能否可保无虞?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处在海拔36.5米以上的橘子洲头,湘江汛期不会对它构成任何威胁。此次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