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心银行作为储存爱心的“金库”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接力站,着力整合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形成激励志愿者的合力。发挥管区“六联六建”理事会作用,协调青建集团、东方海纳集团、薇薇新娘集团、海底世界、欢动世界、中山公园、黄海饭店、汉庭、如家等社区单位,以企业冠名、项目认领、定向激励等形式,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服务出服务,不断做大“银行激励本金”。目前已有18家爱心单位提供了可供兑换的项目,志愿者在爱心银行可随时兑付花石楼、海底世界、欢动世界、汇泉影城的优惠门票,在黄海饭店、汉庭快捷酒店等可预约提供免费住宿等,基本可满足志愿者以“工时换服务”的回馈愿望。
按照“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原则和“付出大于回馈”的办法,建立了爱心服务折兑制度,志愿者每提供1个小时志愿服务或每捐助价值50元的物资及现金,可兑换1枚“爱心币”,并可随时按本人意愿向所在分行提出服务需求,以爱心币结算。同时建立了服务月报告制度和宣传公示制度,各分行每月报送“帮到家爱心银行”志愿服务情况月统计表,由总行进行整理通报;在“青岛市志愿服务网”和“帮到家社区志愿服务站”对志愿者服务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宣传志愿事迹,做到了回馈适度、重在激励,确保了爱心银行激励和导向作用。
2013年起,市南区全面启动“帮到家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通过样板示范、分批推进,目前已在全区65个社区建成标准化的“帮到家社区志愿服务站”,形成覆盖全区的组织管理有序、服务项目丰富、运行机制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2015年以来,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围绕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了以“帮到家”爱心银行为载体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通过储蓄爱心,适度回馈,增强了志愿者荣誉感,激励了更多人加入志愿队伍,进而推动了全管区“大服务”局面的形成。
“帮到家”爱心银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新探索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