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虚实》是雷虹的作品,把无边界空间变成了有边界的方块。作品模糊了有形与无形,平凡与超凡,理性与荒谬的边界。这样一种缺乏定义及视觉干涉的审美,却能穿透现实,接近真相。
《睡吧宝贝NO2》是董明光“儿童”系列作品之一。在这个系列作品中,董明光杜撰地塑造了孩子成长过程的五个心理阶段:纯真、迷茫无助、反叛与变异、安静的梦、精神重塑。对儿童而言,在对纷乱的世界还没有理解的时候,不要思考太多,安静地睡吧宝贝,那儿的梦是最宝贵的,它可以保留住美好的东西。等到长大了,我们会理解也会被理解,会包容也会被包容。通过作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尽管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但这一刻的恬静总会引起对未来的无限遐想”的梦。 本次展会上的展品使用的材料种类也异常丰富,除了金属、陶瓷、木头、石膏等常见的材料外还有纸浆、树脂、染色羊毛等非常见的材料,体现了参展艺术家们勇于尝试、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春雨》是隋建国的参展作品。它与隋建国的“盲人肖像”系列作品类似,都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摒弃“视力”诉诸直觉的结果。作者先让手脱离“想法”,仅凭感觉自由创作、慢慢塑形后,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等比例放大并用青铜浇筑表面着色而成。作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隋建国的《春雨》打破了惯常的雕塑思维,通过这种看似受限的途径,作者探讨了创作材料的特性及各种可能。 大众网青岛4月2日讯(记者 宋佳 见习记者 季敏)4月2日,由青岛市规划局、中国雕塑院主办,青岛市城乡规划展示中心(青岛市雕塑馆)、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等承办的“春潮2016·青岛雕塑家联展”在青岛雕塑馆开幕。本次展会的展览时间为4月2日至5月22日,展期近50天,在此期间内,展会将免费对外开放。 《毛孔》是年轻雕塑家高翔的作品,是其以“生长”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之一,使用染色羊毛做为主要材料,借用传统手工艺“针毡法”暨通过针的不断戳刺让羊毛紧密毡化制作而成。通过对材料进行转换,作品试图从材料和制作方法两个层面与作品造型上追求的异化、悚然的生命感相对应,暗含了一种关于生命的“生长”与外界刺激性,个体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感受和思考。 荒诞风格,写实手法。念念相续,念念不断,吴乙真的《念之头系列》雕塑以纸浆为载体,以形体符号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奇妙的微小个体世界。大凡念,不论恶念、邪念、贪念、杂念、歹念、糊涂念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微思絮与自我意识交织并存,作者凭感觉创作的这组比海洋单细胞生物“有孔虫”还要小N倍的生物造型,再将其放大N倍,旨在以此给生活增添些许调侃。 来自北京的自由艺术家大猫的装置作品《凌晨四点》则是另外一种感觉。2座近4米长的“猩红”宝塔凌空悬挂在展厅内,贯穿整个中庭,既格外显眼又令人无比震撼。作者通过《凌晨四点》这个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我们相遇在凌晨4点的宇宙里”的故事。 据悉,本次展会上,有来自全国各地50多位青岛雕塑家的70多件(组)作品,作品涵盖了雕塑、装置、多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此次展览在强化群体意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展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具象、抽象、意象等多种雕塑语言在作品中交织融合,使本次展览的展品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