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50平方米,最多67平方米,到90、120平方米,教室变“大”是师生每日感知最深的改变。并且,在大空间里,教室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上课所在,而是被赋予当堂实验、上网查阅、即时展示等多种学习功能,由此教室也被划分为上课区、操作区、上网区、资料查阅区、交流区、展示区、储物区。一方面,教室“长”大的同时,功能实现多元化;另一方面,五所新建高中全部实施小班化教学,将会引发许多令人欣喜的成长。
无独有偶。7月17至21日,常春藤名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夏令营在青岛实验高中新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十几所高中的50余名优秀学生参与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房地产中心及地产创业实验室的7位专家入驻夏令营,与学生一起讨论城乡规划、建筑、法律、环境工程、经管等内容。学生张经纬说,夏令营拓宽自己的眼界,打破舒适圈,听取不同的观点,遇见不一样的自我,从而提升自身素养,引发成长原动力。
青岛六中中意国际班学生的暑期课程也迎来两位意大利艺术家: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教授玛罗拉和鲁贾美术学院教授萨吉娣尼,学生们从两位艺术家那里感受到了国际前沿的艺术潮流。
五所新建高中建设以师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教室的功能拓展为交流空间;学校图书馆完全是敞开式的,方便师生借阅;学校的食堂不仅是吃饭的所在,各色小吃满足学生的口腹之欲,还配有电视,可以边吃边看,而且是全开放的,摄像、明厨全部引入,家长可以下载APP在手机上查看学生就餐情况……
回溯青岛普通高中30年的发展进程,除上世纪九十年代东迁的青岛二中以及2013年启用的青岛二中分校外,市区高中均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占地小,教学设施不足,几乎没有一处标准体育场……裹足不前的学校设施已经令普通高中远逊于城市成长的速度,成为教育发展的掣肘。
空间扩大引发教学方式变革,自主合作探究为新教育提质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洪琪说,五所新建高中瞄准的是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不仅仅是硬件建设远远超出《山东省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而且教育空间的拓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得好更要用得好,这都倒逼教育理念的变革,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在全域统筹的教育大格局下,办让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青岛依然任重道远。
今年暑假,青岛十九中高二学生王泽予格外忙。作为中青创奥VR比赛和航天项目比赛青岛赛区的双料冠军,8月王泽予参加全国比赛。据统计,仅上学期,青岛十九中就有100多人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竞赛奖,33人次获得国家发明创造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让学生像科学家工作那样学习,让创新实验成为学习生活的常态,是青岛十九中师生正在趋近的科技教育理想。地处蓝色硅谷的青岛十九中,还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天津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引入智力支持,让学校科技教育的“土壤”更加肥沃。
白果楼、丁香楼,还是老校教学楼的名字;1比1原样复原的礼贤校史纪念馆,还有熟悉的院士校友雕塑,青岛九中新校区欧式英伦学院派建筑设计风格流露出的仍是浓浓的百年“礼贤风”。
用笔轻触电子白板左侧工具栏上的烧瓶、漏斗图样,将其“拖”至屏幕中间位置,瞬间就呈现出一个化学实验的动态场景:在深蓝底色的屏幕上,浅绿色的液体沿着漏斗缓慢流到烧瓶内……
忙——
“教室里的电子白板不仅仅有展示的功能,其背后是大数据的支撑,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记得当时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高中数学教学难点,我借助电子白板便捷地浏览许多老师做的相关教案、幻灯片,还有大量的背景资料,结合学生实际凝练出自己的教案:从国际象棋的起源开始,即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放上一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两颗麦粒,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能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等比数列求和的变化。及至运算时,电子白板即可以显示计时器引导学生快速作答,还可以即时上传学生练习情况,老师即时为全班学生讲解,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王家帅深有感触地说。
新技术的植入,为五所新建高中课堂增添了无限生机。教与学的方式由此转变:学生正在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建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帮助者。
大——
“以前上课时给学生讲述一些化学小实验时,要不比照书本讲,要不在黑板上画。现在用电子白板形象展示实验准备、过程后,学生可以当堂在教室实验区进行操作,整堂课都会变得很流畅。”有着20多年教龄的青岛九中化学教师白长青,对教室的新功能赞不绝口。
学生每天3个小时社团活动,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乐在其中
8月中旬开始,青岛六中、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十九中、青岛三十九中共计70个班的高一新生将陆续在崭新的校园里军训,开启他们在新建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由此也掀开了青岛中学生在各自学校军训的新篇章。
学校科技楼内有物联网、工业制造、机器人等20多个创新实验室。每天下午4点45分至5点45分、午休以及晚自习时间,实验室里都游走着兴奋的学生。王泽予说:“学校有3D打印、摩抓编程、无线电、机器人等多个科技社团,我每天至少3小时参与社团活动。”自从新校区启用以来,50岁的科技老师崔磊每周差不多有4个晚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我完全是自愿的,学校有这么好的科技实验室,看着学生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我情不自禁地想留下多干些,是累并快乐着。”
如今在五所新建高中里,“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排排坐着听”这种单一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几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我们的课桌椅比以前大了50%,坐起来很舒服,但是没有桌洞,所以重量比之前轻了许多,特别方便小组讨论时自由组合桌椅,三人组四人组1分钟就可以搞定。”青岛实验高中学生曲恬立告诉记者。
电子白板让化学实验逼真呈现,新技术新教具为课堂增添生机,大教室除用作上课外增加了多种功能
本报制图 李晓萌
“太精彩啦!要是不说这是学校里面的馆,光看照片很多人肯定相信这里是水族馆”“以前咱们都是走进水族馆,现在水族馆‘搬进’学校,我们有福气!”前不久,青岛三十九中海洋生物科教馆正式开馆。中华鲟、棱皮龟、须鲸、长尾鲨、蓝枪鱼……在200余平方米的科教馆中,首批价值近百万元的青岛水族馆近200件海洋生物标本率先展出。按照生物分类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进行科学选择、划分的展区里,从原生动物到海洋植物,从软体动物再到节肢动物、鱼类……学生们惊叹着观赏完这些琳琅满目的标本,突然发现,学懂海洋生物演变过程其实很简单。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