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开始,五所新建高中即面向驻地招生,2017年又统筹崂山区高中招生。这种招生版图的变化,成为青岛教育全域统筹的前奏。上海教科院副院长张珏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面临现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无法适应新的城市布局、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问题,上海如此,青岛如此,其他城市也如此。而五所新建高中的启用,刷新了青岛教育的格局,令全域统筹的概念第一次在青岛成为现实。五所新建高中全部落子市内三区之外,青岛教育也由此告别延续数十年的“区域统筹”,驶入“全域统筹”的新航道。
对于刚刚入职的新教师而言,教室的“新”被诠释出更多意义。青岛九中数学教师王家帅去年才踏上工作岗位,但他感觉自己在新校成长速度与学生一样快速。
空间的扩大引发了教学流程、教学方式的一系列变革。青岛实验高中校长孙睿说:“新校宽敞的空间是夏令营落户学校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时空的腾挪扩展,更是由此引发学校整体‘脱胎换骨’式变化。”
新——
青岛实验高中,也就是原来的青岛十五中,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从老城区延安路的23亩、1万平方米,发展到如今的276亩、11万平方米。不仅仅是青岛实验高中,如今,五所新建高中占地面积均不低于260亩,建筑面积均为11万平方米左右。新校的“长”大不止是几倍,甚至是接近20倍的扩容。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标准运动场成为“标配”,艺术楼、美术馆、剧场、创新实验室等依学校特色量身打造的硬件设施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变——
在《青岛教育“十二五”大事记》中,投资35亿元建设五所现代化寄宿制普通高中新校区,被称为青岛建置以来前所未有的大事,是青岛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学校将以此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名学生都会参观科教馆,并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一个课题,结合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请教相关的博士生导师等,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海洋生物的理解,尤其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三十九中校长白刚勋说,“这些海洋生物标本不仅科学性很高,外观的艺术性也很高,和科教馆开馆同期,学生的‘有孔虫绘画展’也正在展览,相信通过这些海洋生物带来的灵感,学生会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已在这所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氛围。
如今,在这五所新建高中里,一群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正经历着由空间引发的教育之变,与他们的学生一道感受着理想与现实越来越近的幸福。
学科教室,是五所新建高中的“标签”。依据山东省高考改革新政,自2017年秋季新学期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将全面实行选课走班,迎接2020年“3+3”的新高考。新高考下,没有文理之分,没有班级之别,甚至不再全部以分数论英雄,不再一考定终身。因此,五所新建高中在设计之初,就前瞻性地规划教室的布局:教室不再设有年级和班级的标签,而是以学科划分。青岛三十九中新校区115个学科教室中,满足高一到高三所有学生的学生需要。学科教室的面积从9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既有语文、生物、英语等国家课程的教室,也有通用技术设计、汽车驾驶模拟与实训、陶艺等专门教室。每个学科教室都按照该学科的特色进行设计、装备。如,历史教室装修风格古色古香,还将摆放中学教学相关的历史典籍。
让人印象深刻还有青岛九中的教室。新建学校的普通教室使用面积每间90平方米,每间教室按标准配置多媒体展示平台(台式计算机十大屏幕+实物投影仪+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考试监控系统等),几乎可以满足教与学所有的需要。
伫立敞亮的新校园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不免心生感慨:原来的高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比较小,最小的只有13.7亩。我们经常开玩笑讲,校长站在办公室窗前,对整个校园可以一览无余。这些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匮乏,学生没有实验场所做创新实验,没有合适的教室接受科学、艺术教育,甚至没有足够的地方进行体育锻炼,又怎么实施素质教育?怎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大幅度“扩容”,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标准运动场成为“标配”大,是这五所新建高中给人最直观、最强烈的印象。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