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新在北漂的十来年时间里并不是闭门造车,他也全国各地到处采风、写生,南边去过三亚,北边去过扎龙,西边的甘南、新疆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谈及外出采风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李文新觉得收获最大的并不是绘画的题材多了,而是眼界开阔了、理念更新了。之前画的大多比较唯美,通俗来说就是比较好看的东西,渐渐地更想要表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发自情感的东西。
图为李文新在精心整理画作
图为李文新作品
为爱好而学画 为信念而坚持
闯荡北京 先立足再立业
他的店面不大,20多平米的小屋里摆满了自己的画作,墙上挂满了之后三面墙边也堆满了裱好的画,还未来得及装裱的作品卷成了卷插在两个大花盆里。这个市场里做花卉生意的比较多,所以门外一直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充斥着嘈杂的声音,可就在这20多平的小屋里,却能感受到不一般的宁静,或许是因为画作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李文新那略显沙哑却极其温柔的声音。一杯茶沏后,他开始讲述自己和油画的故事。
有一次,李文新在沂蒙山区采风时,路过一个小山村,在一个石桥边上休息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木棍,缓缓地走了过来。老人走近了,李文新看到这位老人是位盲人,他要去桥下的河边找自己的老伴,老伴在河边洗衣服。当李文新扶着老人到河边的时候他才发现,老人的老伴也是位盲人。可是从他俩的行为举止根本看不出太大的异常。老人的老伴在河边洗衣服,老人就在河里翻石头找小螃蟹、小虾。李文新问老人,这么小的螃蟹抓回去怎么吃啊,还不够塞牙缝呀,老人笑着回答说,当个下酒肴吧。那一瞬间,两位老人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李文新。李文新回忆说,他小时候因为家人忙农活,所以一直是跟姥爷一起生活,看到那两位老人,姥爷的形象就立刻浮现在了李文新的脑海当中,那种感觉像是一坛老酒,勾回了内心深处最遥远、最亲切的记忆。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