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变脸惊艳全场 教育部副部长为之驻足喝彩
两首歌曲在编排上特色鲜明,同时有着较高的难度系数。《There is no rose》是一首中世纪教堂音乐。为使声音的融合性更高、现场演出效果更佳,石室中学合唱团首次挑战了混合排列的形式,将整个合唱队编成若干组四重唱,这同常见的混声合唱队形相比,对合唱团全体成员协作能力和演唱水平的要求更为严苛。由于声部分散,团员无法听到自己声部的声音,因此每一位团员都必须对整首曲子有近乎绝对的把握。详细>>>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为农村孩子搭建艺术展示平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4月11日,由教育部和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青岛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的633所学校、7000余名中小学师生齐聚青岛,同台献艺,打造属于孩子们的艺术盛宴。详细>>>
声乐类: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四川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在舞蹈类节目中,由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节目《蓉城俏妞儿》以及绵阳艺术学校带来的节目《滚灯》,同样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边的演出精彩纷呈,一旁的艺术实践工作坊也是热闹非凡。本届展演活动,四川有两个艺术工作坊参展。来自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及宜宾翠屏区旧州小学和宜宾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现场制作和展示了具有四川地域特色和非遗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成都市红牌楼小学带来的川剧变脸更是吸引了“沉醉不知归路”的观众们,就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也驻足观看,并与小演员们合影留念。
地方特色浓郁 体现大美四川文化底蕴
艺术乡土相融合 非遗文化成为中小学艺术课程“香饽饽”
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专场于4月11日在青岛大剧院上演。整个舞蹈专场展演,共分三场,将展演全国各地报送的舞蹈节目66个。这些节目代表了目前全国中小学生舞蹈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
第二首曲目《吉祥阳光》则是一首极具浓郁藏族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无伴奏合唱形式进行演绎,能充分展现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但这对孩子们的音准要求极高,只要有一人跑调就会“全军覆没”。演出中,41位同学凭借着完美的协作配合,以宛如天籁的歌声赢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现场掌声不断。
同学们在现场对观展者进行讲解和实践指导。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