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承办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设置主论坛和虚拟现实科技与发展专题论坛,发布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国家虚拟现实产业基地的举措,举行2017全球虚拟现实开发者大赛颁奖典礼。大会期间,举办中国青岛虚拟现实国际展会·法国拉瓦勒虚拟现实亚洲展会,打造亚洲规模最大的虚拟现实领域专业展会,努力成为业界风向标。
在场是一个行业术语,用来描述VR体验,正身处VR世界,而不只是带着VR头盔。从某种意义而言,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已赢在元年的起跑线上,一直在场。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于文江说,未来产业一定是靠高科技拉伸的,而崂山区在扶持发展虚拟现实产业方面很务实,使它站到了科技高点,目前全国三分之一多与科技成果转移相关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机构已落户崂山区。
2017年4月28日
五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推广。《实施细则》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区内虚拟现实企业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政府购买实际需求,加大相关领域虚拟现实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力度。
86年前,电子显微镜将我们的目光延伸至百万分之一毫米,得以看到纤维的构造;27年前,太空望远镜将我们的眼睛放到了太空,得以领略星星的奥秘;而今,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引领我们进入亘古未有的数字想象世界,一个与物理空间和人类社会并存的平行空间。
中国海洋大学获批青岛市混合现实与虚拟海洋重点实验。
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会议上,崂山区作为全国唯一行政区,成功当选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第一届理事单位。
一是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对经批准设立的虚拟现实产业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助和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期限不超过5年的100%房租补贴。对经批准建设的虚拟现实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平台建设实际投入的50%给予建设单位补助,每个平台最高1000万元。对虚拟现实企业或研发机构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获得市级以上重大项目立项的,按本年度实际到位资金的50%给予补助。
日趋增多的表象正在印证:虚拟现实技术可能会成为一种社会形态,以其构想性、沉浸感、实时交互性三大特点,有潜力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将如电脑、智能手机一般改写人类历史。由此,虚拟现实产业正在成为一个超过10倍量级递增的产业。《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是年中国VR产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6.6亿元,而2020年将超过550亿元。同年,高盛分析师总结,2025年全球VR/AR市场营收标准预期为800亿美元,相比之下平板电脑630亿美元、台式机620亿美元、游戏机140亿美元。
由崂山区承担建设的青岛市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获批,该中心成为青岛市批准建设的第六个科技创新中心。
2017年10月19日
2016年
五、营造一流虚拟现实产业环境。崂山区整理了约45万平方米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载体空间,到今年底,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载体投用24万平方米。在国际交流上,崂山与法国拉瓦勒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在技术转化、人才培养、展会等方面达成合作,是拉瓦勒在亚洲唯一的展会举办地,并与德、美、日、韩等国家的知名虚拟现实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在资金支持上,崂山区成立1亿元的VR天使创投基金、5亿元的协同创新基金、30亿元的VR产业投资基金,全力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加快发展。崂山区以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为目标,今年6月,金家岭金融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举办首届金家岭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发布了国内首个可信区域链标准,青岛新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为推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青岛金家岭金融区还规划启动1.9万平方米的金融科技专业楼宇,聚集征信、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投贷联动、风险管理咨询等一批金融科技类机构,打造青岛金融科技中心。在产业政策上,近日出台了《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试行)》,着力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生态圈进行时
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生态圈受益者,北航青岛研究院副院长陈喆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庞大的生态圈,政策、平台、人才、上下游产业,再反哺企业,这才是生态圈的玩法,而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圈已经初步形成,从软到硬,由内至外。
青岛博海数字创意研究院、青岛山景虚拟现实研究院、青岛协同创新虚拟现实研究中心等虚拟现实研究机构签约落户崂山区。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