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大美,四时之序列,万物之荣枯,那都是由于“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的本根。人在宇宙本根面前,只有虔敬才是本分。作为画家,面对自然的美,只能用画笔去发掘、去感觉,用自己的方式认知,感受并解读。“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户外写生是我喜欢的一种方式,不只为画画,更是生活的一种状态,在天地之间,寻找美的景象,感知四时的变化,万物的荣枯,感觉造物主的大能。我不能创造什么,也没有资格谈创造,只能用感恩的心去绘画,怀着一颗童心--无知而好奇的心去发现并享受这创造的美丽,并把这种喜乐溶入自己心灵里,在与物象的交通中慢慢领受造物主的智慧,并溶入我的画面。
2008年第五届中韩艺术家巡回展。
青岛这个包容又有深厚文化的美丽海滨,不仅让我在艺术创作上有了创新,在心灵上也受到极大的鼓舞,以后我一定会带更多的朋友来青岛写生创作,让更多艺术家描绘这美丽的风土人情。
53岁,黑龙江籍。夏令涛
那是1981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带给人们是全国各地显尔易见的建造的高楼大厦,32年后的青岛也未能幸免。幸好画画人是靠画笔干活的人,三尺画布还是我们自己的地盘,我们只好在画布上构建“我的梦中青岛”。如今,好在青岛的角角落落亦或还保留着老青岛的面貌,或残留着青岛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青岛面貌,这正是吸引画家易于激动与兴奋的写生真谛所在,没有收获都对不起青岛。
青岛,是滋养我性情的土地;是我艺术启蒙的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大街小巷刻录着我年轻时的梦想;这里有我的老师、同学、亲戚、朋友,他们见证着我的追求与成长。
近来,对“写生”有了新的认识。
青岛感言:
2010年参加第二届亚洲艺术博览会获优秀奖。2008年 第四届宋庄文化艺术节。
青岛感言:
青岛感言:
王存玉
2009年宋庄艺术节《青岛群落展》。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
在过去,写生是西画“基础训练、收集素材”的方法,是“创作的初步”。是技术,是手段。
从“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到“贱形而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的背后是绕不开的是艺术方向的追寻与转换,是画家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的重新确立。
49岁,山东籍。感谢嘉木美术馆对艺术欣赏启蒙所做的种种努力,在这方面我和修方舟先生不谋而合,对背离感性直觉与现实生活的艺术都没有特别的感觉。
中国象道艺术同盟会成员。
20天的青岛写生结束了,还是要衷心的谢谢青岛,从今以后还会要经常的拜访青岛。因为我这个北京人喜欢青岛的建筑,喜欢青岛的梧桐,喜欢青岛的海鲜,喜欢青岛的空气,更喜欢那方人。
2004年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2010年参加北京松美术馆油画展。
2001年参加亚特兰大艺术博览会。
一帮老大不小的家伙背着画箱流窜于青岛老城区的大街小巷,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地画着画,号称写生。用时髦的说法“给青岛的街头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毕业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环艺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很长时间以来,我是不怎么画画的,因为,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件伤神又伤脑的事,更多时候是焦虑和矛盾。“焦虑”的该是源自于“功利”心吧,“矛盾”则是画出来的竟不是自己想要的。介于肩上抗着画画的“名份”,多半是强迫自己,倒不是不喜欢,实在是不明白“画”的本质。
2010年中国象道艺术同盟第六届展览。
2005年北京希尔顿大酒店油画个展。
记得八十年代初,中国流行一款相机叫“青岛六型”。凡是玩过相机的人,都一致认为德国的镜头带有“油画味儿”,从那时起,德国、德国人与建筑,在印象中就与油画联系在了一起。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终于领略了这一现实。写生与图画中秀出了德国的油画味儿,也见识了青岛,见识了这被殖民殖出来的洋青岛。
中国象道艺术同盟会成员。
55岁,北京籍。此次青岛之行是相隔32年后的重返。当年是上中戏的第一次外出写生,去的是山东荣城龙须岛渔村。写生结束后,我们三个同学结伴去青岛玩,也因为我们的绘画老师张重庆是青岛人。一说我们要去青岛便找了山东海洋大学的朋友给我们找了一间办公室席地尔眠。就这样我们三个人爆走了一个星期,并乐此不疲,全仰仗着青岛异域建筑所吸引。那时我已有了一个富士“傻瓜”相机,拍了好几卷黑白青岛,但还是激动不已。单说一个细节,当时青岛的马路就似水洗一样的干净,这在北京是从没见过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职业画家。
通过写生,使画家提高了技术,掌握了对所描绘的对象的特征和生命的律动,从而使画家得以表达自身的喜好和情绪。
从教数十年,桃李遍天下而余香自盈于心。反之,我是不回头看的。
在今天,写生是“借景抒情”,书写“物象之生命、生气、气度、精神”。是生活态度,也是艺术主张。
少年时代就开始的写生把我与自然捆绑在了一起,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场景,一直是我们的期待。这种期待与梦想,今年秋天在青岛变为了现实。
秋末来到青岛写生,其间的经历难以忘怀。兴奋、满足、震撼、快慰充斥着身体的每个细胞,情调与色彩的交织包围着我的思想。
曾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现在宋庄工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结业。
通过写生,锻炼了画家对生活的洞察力。
2007年参加北京第十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办个展。何为写生?有何意义?
龙微微
42岁,河南籍。
青岛感言:
2004年上海金茂大厦油画个展。
何树海 以下是各位画家的简历和青岛写生感言。杨林桂
2011年10月宋庄北京油画学会会员作品展。
青岛感言:
现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设计。 2002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十六届新人新作展。2013年温故知新“龙微微写生作品展”。
2007年青岛油画学会理事作品展。
北京油画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