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炳顺的作品不断成熟,并在社会上获得了认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雕塑委员会都十分关注他的创作。2006年12月,他还被评为“青岛优秀民间艺人”。就在这一年,他心脏病突发,还做了手术。就这样,核桃雕刻的制作被搁浅了4年。病好后,马炳顺发现核桃雕刻已经变成了他的信念,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我想等病好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希望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能将这个技艺传下去并推向市场。”他语重心长地说。 文/记者 李晓哲 图/本报记者 孟达
工艺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选材问题。马炳顺说,他创作所使用的核桃是产自东北的山核桃,“东北的山核桃有两种,红色的和黄色的,黄色的纹理太乱不能用。”马炳顺说,当初为了找这种核桃,他跑遍了全国各地。“每次到东北我都带回两三麻袋的核桃,能用一年。”
核桃香炉仿造故宫青花瓷
马炳顺正在测量"八吉祥文香炉",他对作品的尺寸比例有严格要求。
小小的核桃,经过艺人马炳顺的手竟能雕刻成纽扣、香炉、桌子甚至挂衣架等生活用品。8月1日,记者来到四方区兴隆路街道马炳顺的家中,见到了他这些精美的作品。据了解,马炳顺把古老的核桃雕刻艺术进行发展创新,自创出很多复杂的工具,作品也不断向大件发展 。创作20年,64岁的马炳顺说,核桃雕刻是他的信念支撑,他要找有创新精神的传人,把这个技艺推向市场。马炳顺制作的"核桃高脚桌"和大花瓶。
“ 这个是我最满意的作品。”马炳顺拿出一个用核桃雕刻的香炉说,“这个叫八吉祥文香炉,是我仿造故宫内一件青花瓷做成的。”记者看到,这件作品有30厘米高,炉身用核桃横切片粘连而成,形成天然镂空。炉身上还有龙凤图案和铭文。“这件作品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根据原件的图片测量出各个部位的比例,之后才复制出来。”马炳顺说。随后,他又拿出一盒核桃雕刻纽扣给记者看,“这些都是用核桃切片雕刻成的,纹理都是对称的,非常漂亮。”(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马炳顺在工作台上雕刻核桃,上面的摆件都是他的作品。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