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华银商品交易中心(由共青团中央直属权威媒体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产经天下(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百富基金和华银交易所控股联合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青岛保税港区内一实力出众的交易所,也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保税港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与恒生公司联手开发了全新商品流通系统。该系统将于五月底正式亮相,届时上市产品将涉及老酒,老茶,海洋产品,集邮票品,文化艺术品以及投资收藏品等,全力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
【市商网2016年5月11日讯】 4月23日,由青岛保税港区管委发起、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核准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所,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主办了“2016交易平台战略转型高峰论坛”。论坛上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负责人表示将拓宽艺术品流通渠道,改变艺术品流通方式,实现文化艺术品“平台化”和“互联网+”有机结合,推动高端艺术品进入百姓生活,充分发挥艺术品的投资与消费价值。5月8日,以“新模式、新机遇、新纪元”为主题的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艺术品、消费品板块启动仪式在青岛市保税港区召开,青岛市大宗商品协会会长李百恩同志致辞。李百恩会长认为,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作为一家老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此次涉足文化品、消费品领域是整个行业的重大创新,青岛市大宗商品协会将全力支持。区内交易场所的连连动作预示着青岛保税港区或将保税功能嫁接到文化产业上,搭建文化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平台,试水文化保税模式。
据悉青岛华银商品交易中心此次试水文化艺术品,不仅是对于青商所来说是一次尝试,更是文化艺术品在结合保税港区“先行先试”政策上的一次探索。将为未来中国艺术品消费、收藏、金融等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我国第一个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以“区(保税区)、园(保税物流园)、港(临近港口)”为特色转型升级而设立的保税港区。青岛保税港区这一国内最前沿的开放区域,在青岛的发展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独有的优惠政策,使青岛保税港区涌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先导和示范能量,政策高地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优惠政策富集之地和企业利润源泉的聚宝盆。虚拟经济和市场群建设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动了山东省大宗商品的销售和市场繁荣,同时也为保税港区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