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客海南环岛赛时,郭川第一次透露了自己横跨太平洋的计划:
(原标题:定了!青岛要建郭川纪念雕塑,选址奥帆中心!船长,我们回家吧!)
2017年7月28日,记者从青岛市规划局获悉,青岛将建郭川纪念雕塑,选址初步定在奥帆中心!船长,我们回家吧!
实现穿越北冰洋航行之后,世界帆船运动领域的气象权威克里斯蒂安·杜马尔说过这样一句话。 创造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郭川失联之后,他驾驶的三体大帆船被拖回了美国旧金山,如今静静地停泊在港湾内,似乎在诉说着主人的悲情往事。郭川在美国留学的外甥女赫赫不久前去看望这艘帆船,随后又回到国内,四处拜访郭川的熟人,希望能整理有关舅舅的故事,让更多的人领略他的精神。她说:“我有一个了不起的舅舅!”
“第一位”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
2008年7月,绕行法国Re Island,及爱尔兰Conninbeg Light Vessel一圈,总航程(不间断航行)约1000海里(合1852公里)。
很多次艰难险阻后,支撑他走过来的也是一句朴实无华的“来到这里,我不能让祖国蒙羞”。
希望我们又能在海边见到你的样子
2012年12月环球航行中,帆船遭遇大前帆破损,船帆坠入水中,郭川紧急停船,在漆黑的夜里花费了一个小时将帆捞起;
50岁时,他又说:“我也想对所有心怀梦想的人说:我今年50岁,十年前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只要内心保留住真实的自我,保留住那份对生活的执着。”
“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得到的地方是故乡。明年春暖花开时,我一定回来。”
2015年的北冰洋极地航海,在寒冷冰冻的船上,郭川有好几次差点以为这段路再也走不下去了。
随后,关于郭川失联的讨论迅速冷却,大家似乎都不愿意再去触碰这段浸透着极端焦灼和痛苦的回忆。虽然不愿挑明,但大家似乎都默默接受了一个结论。
向平庸世俗低头,是灵魂懦弱的表现。高贵的人生必然执着。
船长,我们回家吧!
郭川不容易!郭川了不起!了解他的人都会这样说。
船长,青岛人都很想念你
2013年4月5日,完成了环球航行的郭川(左一)上岸与前来迎接他的家人相聚
“第一位”完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
玛莎拉蒂号用了21天完成了横穿太平洋的航行,按照郭川制定的航程,10月19日出发,11月5日或者6日抵达,将大大超越玛莎拉蒂号创造的世界纪录。
巨大的精神痛苦往往能够净化灵魂。当时间淡化了痛苦,回忆中就会沉淀出真纯。痛苦的心结会慢慢滋生出美好的味道。这种美好必然是种高尚的精神,是种宝贵的道德价值观。
2013年1月,大三角帆的卷帆器意外发生故障,导致船帆撕裂,无法使用,郭川临时换上小球帆代替;
这件事竟被中国人干成了!
“郭川就好像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和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一样,一件连我们这样疯狂的法国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事,竟然被一个中国人干成了。”
2013年4月5日,郭川驾驶“青岛号”回到了原点,完成环球航行,创造了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
郭川传递给我们的道德精神,是他用生命考验过的。我们秉承他的精神,继续砥砺前行,就是对他以及600多年前的郑和这两位中国航海开拓者的最好怀念。
2016年10月25日15时,“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进行横跨太平洋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青岛市规划部门近日与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市旅游集团在奥帆博物馆周边进行雕塑选址勘察,经与相关部门协商,形成初步意见。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切脆弱的东西之中,最脆弱的就是不曾在烈火中试炼过的道德。”
“在航海界(设置航线)不仅仅要考虑地理方面的因素,还会考虑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经济体在全球范围的地位,对此,我非常自豪。”
郭川的妻子肖莉带着两个孩子一如既往地生活,就像郭川依旧还在海上航行一样。其实在郭川失联后不久,她就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一个怎样的生活境遇。
如今,我们已经等了你好久了。
中国人要比他们更快!
40多岁时,郭川曾对自己的心境作过这样一段总结:“有人说中国人保守,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我已过不惑之年,似乎应该循规蹈矩。但是在我看来,人生不应该是一条由窄变宽、由急变缓的河流,更应该像一条在崇山峻岭间奔腾的小溪,时而近乎枯竭,时而一泻千里,总之你不知道在下一个弯口会出现怎样的景致和故事,人生本应该立体而多彩!”
2011年9月至11月。该赛事使用最小的6.5米跨洋帆船,完成单人不停航航行,是航海领域的极限赛事之一,是对参赛者个人能力的极致考验。他是参加此项赛事的首位中国人。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