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团一个小球,轻轻压成饼,同学们跟我一起做! ”青年雕塑家段化松手里捏着泥团,给围坐在自己身边的
小记者们展示一团泥是如何变身玫瑰花的。段化松手把手地教,
小记者们个个捏得有模有样。不一会儿,地面上就“开”满了一朵朵“不败”的玫瑰花。 “不管是白菜还是玫瑰,都是我心目中最美的花!”看着自己的创作,一名小记者开心地说。
“车老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雕塑艺术的? ”面对小记者的提问,车秀申讲起了自己上世纪80年代在从事美术编辑的经历,当年他创作的《养女》《第一次打猎》等连环画分别在中国连环画等杂志出版,引起了广泛反响。上世纪90年代初,淄博的齐国历史博物馆招标,车秀申就以一座陶雕火牛为竞标作品之一,结果大受赞誉,从此就一发不可收地扎进了雕塑的艺术海洋。 “原来车老师也跟我们是同行啊! ”一名小记者听完车秀申的经历后现场打趣。 “没错! ”车秀申笑着回应。
揽胜大师之作VS爱美之心
专访 我跟大雕塑家是同行
随后,小记者们又采访了青岛中国雕塑馆执行副馆长叶东炜。采访中她表示,青岛是艺术之城,青岛的孩子几乎都在进行艺术方面的学习,她希望以这种互动式的艺术交流促发孩子们更多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在青岛中国雕塑馆,小记者们专访了从淄博赶来的雕塑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车秀申。 “您最满意的作品有哪些? ”对此车秀申表示,自己的人物群雕代表作《陶魂》《乡村一日》《半年》都是还算满意的作品。
DIY最美丽的泥玫瑰
造型奇妙的有空虫雕塑、栩栩如生的泥群雕《乡村一日》、迎着海风奏出曼妙之音的石雕《聆》……昨日,受邀于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来自青岛市金门路小学、嘉峪关学校、大学路小学以及超银小学的小记者们来到了青岛雕塑园参加“喜迎十八大·少年儿童看雕塑”主题活动。在饱览一系列与海边美景融为一体的雕塑佳作之后,小记者们专访了中国著名雕塑
艺术家车秀申,向大师取经的同时,艺术范儿十足的小记者们也现场大显身手,动手创意泥塑DIY。创意的结果是,一朵朵泥塑玫瑰花花开正好。
一进入雕塑园,小记者们便被草坪上一组名为“乡村一日”的泥群塑吸引了目光。一组人物泥塑将中国乡村的日常生活、风土民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从走进这片草坪,小记者们的相机就“咔嚓”个不停。
接下来小记者们看到了著名雕塑家谭信国的 《苹果》系列铸铜雕塑,这组作品以抽象和夸张的造型,艺术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后小记者们又看到了雕塑家廖卫东创作的《月影西斜》系列雕塑。应接不暇的大师之作大大激发了小记者们的爱美之心。
上阵 DIY一朵不败的“玫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又看到一位美丽的少女迎风而立,专注地拉着大提琴,这正是青岛雕塑家协会主席、雕塑名家张白涛的代表作《聆》。一个“聆”字加一座雕塑,引发了小记者们无限美的想象。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