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正在雕刻木偶的泥塑模型
它是莱西人心中的家乡礼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西游记新传》、《罗成拜师》……根据市场特点,姜玉涛将木偶戏剧目调整为以儿童剧为核心,且不拘泥于传统小型舞台。“木偶戏更侧重表演,形式和演出内容的创新并不意味着艺术内核的改变。”走上“现代化”的不仅是木偶表演形式,还有木偶制作手法。泥塑造型、纸浆开模、上腻子、打磨绘制成型。如今,以纸浆为原材料制作的木偶不仅重量减轻,内部机关更为复杂,头部和身体还可分开转动。
2010年,在劈柴院,木偶艺术团上演了青岛市区的首秀《双拐骗》。然而,此次表演全部沿用传统表现形式,演员们唱的都是莱西方言。台下观众听不懂,看个新鲜后便纷纷离去。如何让木偶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适应现代人口味?姜玉涛法宝就是“变”。
文博会、青岛国际啤酒节巡演、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近年来,莱西木偶的身影愈发活跃,足迹遍及京沪及胶东半岛地区,在邹平的露天演出,观众更是多达1万余人。“在烟台的一次演出,有个老乡听说木偶原来是莱西的,很自豪地跑到后台和我们交流。”姜玉涛说,前年春节,这位老乡还特地到莱西木偶艺术馆购买了一套木偶,作为家乡礼物赠人。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