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文化超市”送节目进社区之外,城阳区文化部门还与青岛市交响乐团联系商定,每个月到城阳,为这里的居民送上免费的交响乐演出。藉此,城阳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又有了“拔高”的项目。一开始,听说交响乐团免费为市民演出,城阳的居民都到演出场馆抢票,场面倒是壮观,可最终演出时,却有不少人拿了票却不去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城阳区再投入数万元,上马了一套验票系统,“有了这个验票系统,规定每张身份证最多只能领取交响乐的门票两张,如果累积有两张申领的票没有去听、消费掉,验票系统今后将拒绝为该身份证号出票。这样既让居民觉得公正透明,又能避免资源浪费。”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人员说。“‘文化超市’只是城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部分,包括交响乐团免费为市民演出等,其实都是在进行文化惠民。”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人员说。
居民登录“文化超市”网站后,在其首页能够找到“超市导购”“产品陈列”“精品推荐”“热卖推荐”“最新上架”等板块。这其中即列出各文化惠民剧团及演出剧目的详细清单,居民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剧团、剧目等,而这些选择的项目最终都包含在“文化套餐”的总菜单当中。“文化套餐包含综合类、话剧类、戏曲类、培训类四种形式,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每个社区专职的文化管理员通过发放文件、走访入户等形式汇总居民的意见,然后再在网页上进行最终选定。当订单发到我们这里之后,根据订单我们再进行节目配送,一直服务到家门口进行演出。”上述工作人员称。
记者在青岛油画城看到,这里街道的两边挂满了达芬奇、伦勃朗等大师的画作与简介,街旁的屋内坐着认真创作的画师,画廊始终免费开放,如果看上了哪幅作品也可以直接进行购买,整个油画城的艺术气息相当浓厚。
在城阳区瑞阳路国学公园东侧,青岛油画城的一条街就坐落于此。记者了解到,该油画城由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投资1.5亿建设而成,里面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师。这些画师被集中起来进行油画创作,由社区的企业发放薪水并提供住宿。
“文化超市”只是城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部分
以往,服务基层的文化惠民活动其模式差不多,都是政府买单演出的节目之后进行简单配送。但这样送出去的节目,是否真正符合居民的需求并没有被考虑过。现如今,在青岛城阳,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像在超市购买商品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文化部门根据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节目配送,有效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效率。 文/图记者窦昊
社区建起青岛油画城
记者了解到,配送节目中的剧团就包含了成员全部为居民的业余团队。这些业余团队经过打造,已经具备了准专业的水平。峄阳柳腔剧团的刘世洁告诉记者,由他们剧团在201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柳腔《胡影寻父》很受当地居民喜爱,几乎天天都有演出,以至于剧团每天下午都要考虑如何布置舞台的问题。“胡峄阳是城阳人,有关他成仙的传说非常多,他在城阳的老百姓心中很有地位,有关他的戏自然会受到追捧。我们之所以能够一直演出,也是靠政府文化部门给我们的每场演出进行补贴。有了政策扶持,我们才能认真研究剧目,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刘世洁说。
“政府给咱老百姓送文化、送节目这是个好事,可以前送的各种演出、电影,能符合我和邻居们口味的并不多,很多节目都是看完就忘了,没法融入进去。”家住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的王丽华说,她和邻居们总想从那些配送来的节目中挑一点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节目可以不用演出,这样既节省了演出的成本,我们又愿意看,两全其美。”“过去,简单的文化惠民活动中,配送的节目不一定符合老百姓的口味,这样一来,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与产出的差距就比较大。政府部门只赚了吆喝,居民却不买账。”近日,青岛市城阳区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条件,从2010年开始,青岛市城阳区实施“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将拟配送的剧团和节目制作成菜单一样的网页信息,实行超市化设置。居民只需要到相应的网站上进行选择,最后社区居民的意见汇总之后上报,政府文化部门对于各社区的公共文化需求就可以一目了然,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以图书借阅为例,过去,社区图书室建成之后往往乏人问津,究其原因多与图书室藏书数量、种类、质量等问题有关。如今,城阳区所有的图书馆都进行总分模式进行管理,即区、街道、社区的图书可以异地借、还,方便了居民的借阅。同时,图书还将流动起来,实现从区到社区的图书资源共享。
自选节目配送到家
同时,对油画感兴趣的社区居民,油画城的画师可免费对其培训。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还将建设一处2万平米的美术馆,专门用于学员培训和作品交流,届时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欣赏世界大师级作品。
每月送一场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