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表示,自己之所以愿意来青岛演出,也是因为这里是相声重镇,“当时有个说法,青岛是相声演出的五大‘火地’之一,在这里演出的相声作品必火无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里有许多的曲艺世家带动发展曲艺,使得曲艺艺术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这次我来青岛,就见到了许多的相声、曲艺名家,这些老同志的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了,他们都是曲艺界的名人,在整个文化艺术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这些都是青岛的宝贵财富。 ”
青岛曾是曲艺“火地”
谈及此次青岛相声艺术研究会的成立,姜昆认为,这是青岛本土曲艺的一次质变提升。“青岛除了曲艺社之外,又有了相声研究会,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这是相声艺术从小众服务到大众服务的一次质变。 ”姜昆表示,青岛的曲艺基础雄厚,从青岛走出去的曲艺演员,像赵保乐等,不管在哪个行业都发展得风生水起,不得不说曾经的曲艺功底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小剧场成为新的锻炼地
相声在青有近百年历史
青岛相声艺术研究会昨日成立。 记者 韩星 摄
本组撰稿 记者 周洁
除了演出的盛况让姜昆印象深刻外,他说青岛还是他的福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姜昆几乎年年都要来青岛演出,“1982年,我担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外出巡演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青岛”,当然,这样的安排也有姜昆的 “私心”,“我的老家是山东黄县,但是之前从没有回去探视过,借这次演出之机,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夙愿。 ”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研讨会在青岛海员俱乐部友谊宾馆举行,策划、组织和主持这次活动的就是侯宝林大师,姜昆在这次比赛上说了一段《楼道曲》,并获得了一等奖,“奖状至今还挂在家里醒目的位置上”。
昨天来青参加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成立庆典的姜昆,还是印象中一副乐呵呵的表情,张口即来的段子、深入浅出的表述,很容易让身边的人也沉浸在欢笑中。谈及现如今青岛本土相声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期许,姜昆表示,青岛曾经是相声曲艺表演的五大“火地”之一,近些年来有些沉寂,希望借助相声艺术研究会成立的东风,能够迎头赶上来。
/
现如今,全国曲艺的发展呈现出中兴之势,“各种小剧场、曲艺社已经不能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了,它们蓬勃发展,令人欣喜”,姜昆表示,自己也听说青岛有个曲艺社,目前已走过了7年的历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各种场合,我都在呼吁,曲艺是百艺之母,孕育产生了各种戏剧、戏曲艺术,从而造就了中国现代舞台艺术的繁荣,绝不能让它们自生自灭,需要大力扶持。 ”
/ 新闻延伸 /
姜昆笑言,张国立和朱军曾应邀主持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礼,他们在舞台上直言不讳道,自己曾经是相声演员:“我们相声说得不好,所以改行去当演员、主持人了,那些说相声说得好的,未来的发展可是了不得。 ”虽为戏谑之词,但也道出了曲艺这门艺术对舞台表演全方位的提升。姜昆透露说,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影视演员跟曲艺名家们拜师学艺,不仅学习普通的演出技巧,更要学习舞台上面对老百姓时的话语技巧,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曲艺的魅力。
姜昆寓语青岛曲艺发展: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政府将分散艺人组成了一个大众游艺社,其中包括对口相声演员,青岛真正有了自己的相声演员。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相声大师侯宝林以及马季、马志明、姜昆、侯耀文、冯巩、唐杰忠等许多相声名家,多次来青演出相声,受到热烈欢迎。 1956年,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文艺干部吉文利 (老一辈相声名家吉评三之子)举办相声培训班和职工曲艺队,培养出一些相声和山东快书演员,其中不少都调入青岛曲艺团和其他表演院团。
昨天下午,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在梦幻剧场举行了成立庆典,岛城曲艺人济济一堂,共庆盛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庆典,并为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题写了会名。此次庆典由青岛市文联主办,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青岛市曲艺家协会和青岛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承办。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