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得益于大沽河沿岸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村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逐年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开展的红红火火,尤其是即墨市袁家庄村村民袁文开发起的大沽河文艺活动,更是吸引了即墨、平度、莱西三市众多民间艺术家和百姓前来表演和观看。
以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供给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创新形式,以多彩活动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据了解,社区公益剧场自2015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年,每年引进专业院团演出和优秀露天电影放映100场次,参与居民10余万人次。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拓宽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有益尝试,社区公益剧场让市南百姓在“周周演,天天看”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盛夏”,收获满满。
针对不同的宣讲受众人群,崂山区今年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探索性尝试。面向基层社区,把宣讲视角主要放在群众普遍关心的农渔业经营、宅基地、城镇化、医保社保、卫生保健等宣讲议题上;面向青少年群体,更侧重于在共筑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下功夫;面向高新企业,则主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特色海洋经济等设置宣讲议题。由于定位精确,不少讲师在课后都和宣讲单位建立了长期联系,成为了本地、本行业的发展高参。打造的《共产主义离我们有多远》和《文化自信与中国梦》两堂原创课程在全市首届理论宣讲精品课大赛中双双荣获一等奖的,成为崂山区积极创新宣讲内容、致力打造“城市课堂”宣讲品牌的最佳注脚。目前,全区80%以上的新开发宣讲课程属于创新类宣讲课程。
8月5日,青岛城阳区一年一度的夏季广场周周演活动如约而至,来自城阳区的各类特色文化队伍精心表演了歌舞、快书、器乐等节目,让现场千余名市民大饱眼福。据悉,今年的广场周周演活动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结束,共组织各街道专场、少儿艺校专场、学校专场等9个专场文艺演出,每周六晚7:30在人民广场准时与广大市民相约。
7月28日,胶州市第三届“共创文明城·群星耀胶州”市民才艺秀专场比赛在各村镇陆续开赛,来自各村镇的演员轮番登台,精彩的表演让整个现场掌声不断,热闹非凡。本次市民才艺秀共34个项目,近百位参赛选手,参赛节目包括舞蹈、独唱、书法、京剧、葫芦丝、豫剧演唱等,充分体现了才艺秀群众多才多艺、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为推进理论教育大众化、常态化、长效化,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启动了新一轮集中宣讲活动,84名百姓宣讲员深入154处镇街重点宣讲阵地,奉献了一场场热情洋溢、精彩纷呈的宣讲。整个活动历时45天,共宣讲531场次,受众23526人次。
时尚文化“送”身边,持续开展文化惠民行动
“和专业表演者参与的才艺大赛相比,俺老百姓自己的才艺展示一点儿也不差,举行这样的活动很好,给老百姓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来自刘家村的刘女士感慨地说,今天她带着孙女来观看比赛,“你看俺村的茂腔小戏,《丈母娘看我》,演得多带劲!”此次才艺大赛,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走上舞台,展示展现自我;通过这个舞台发现和挖掘更多民间艺人,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文化艺术服务。
市民、草根唱主角,打造群众为主体特色文化品牌
身边人讲身边事,多样化宣讲团队传播好人正能量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