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曾被委任制作位于罗马的古罗马广场的环形马赛克镶嵌地面。光是由安吉罗·卡内瓦利、朱利奥·罗索、吉诺·赛维里尼和阿基勒·卡比扎诺设计的草图面积就达到约一万平方米。
Mosaic(马赛克)一词源自古希腊,意为“值得静思,需要耐心的艺术工作”。这门源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老手工,历经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再造,流传至今历久弥新。建于1922年的弗留利镶嵌工艺师学校,经由几代匠人孜孜不倦地传承,更将这门传统艺术不断赋予新的创造力并传播至世界各地。
背景资料
众所周知,意大利人对充满艺术气息的手工制品始终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他们坚持认为“机械达到的是质量标准,而手作追求的则是艺术上的完美”。本次马赛克镶嵌艺术展无疑从一个侧面完整传达了这种精神。
到了近代,学校为以下重要工程提供镶嵌工艺,包括:距离雅典不远的圣·依莱纳修道院(约1000平方米),日本川久酒店(1600平方米),以及古罗马广场的马赛克修复。全部工作均与学校毕业生开办的工作室合作完成。覆盖在耶路撒冷圣墓圆顶的镶嵌部分(约345平方米)则全部是在学校内部加工完成的。
大众网青岛10月9日讯(记者 李佳宁)8日晚,意大利弗留利镶嵌艺术展在青岛美术馆开幕,展期持续至25日结束,共17天。该展览是纪念中意文化交流45周年的活动之一,青岛是本次中国巡展的第一站,展品全部来自弗留利镶嵌工艺师国际学校,作品从传统古罗马风格到现代创意不一而足,完整展现了弗留利镶嵌工艺学校在创作题材与适应新材料方面大胆的尝试。
弗留利镶嵌工艺师学校1922年诞生于斯皮林贝格。这一地区的镶嵌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实际上,贯穿整个十六、十七、十八和十九世纪,斯皮林贝格曾向威尼斯输出了大批移民,后者是东西方艺术的交汇地——位于罗马和拜占庭之间,两国的镶嵌艺术传统在这里交汇融合,并得以传承。威尼斯共和国不但为弗留利的镶嵌工艺师提供工作,还给他们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使用当地河流里的石头。于是,这些工人在麦度纳和达利亚门托河滩上收集最好的石头,并将它们带往威尼斯。
十九世纪上半叶,镶嵌工艺师们开始走出威尼斯,前往法国、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地。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