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钧教授说,他一直在自由漫游中寻找、描绘心中的梦乡。这梦乡,可能是江南的一片水乡,可能是京剧的一段意象,可能是生命的一份感悟。王其钧笔下的江南和京剧,正是他生命梦乡的艺术呈现。京剧作为国粹,彰显了中国人追索的精神原乡;江南民居作为民俗居所,还原了中国人依托的身体故乡。作为生命原乡的行者,王其钧教授以京剧和江南民居为图腾符号,以身体和心灵的浸润化为笔墨意象,勾画了中国人的心灵望境和场所精神。可以说,王其钧的文化理想就是要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大善至美。
自2016年9月起,王其钧还被北京大学评为海外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特地在去年第十三届国际文化节上为他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国内最为著名的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亲自出席这个开幕式并讲话,高度肯定了王其钧的艺术成就。艺术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在王其钧身上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深厚的学者情怀和强烈的艺术家精神,让他既关注现实,又沉浸梦想。在他身上,既有科学精神的渗透,又有艺术精神的弥漫——他是多类艺术相通相契的艺匠,他是中国艺术精神藏修息游的隐者,他还是中华文化生命望乡的行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乡愁,这种乡愁所指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家园故乡,也是念兹在兹的精神原乡,更是上下求索的生命望乡。乡愁激发了人们向更远的远方壮游、向更高的高处追寻。
行过昔年 ——王其钧的绘画
王其钧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每次凝望王其钧教授的作品,尤其是以京剧和江南水乡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一种恬淡、静穆、深邃、厚重的生命动力油然而生。王其钧教授儒雅率真,超然恪守,守望生命望乡的行者,游走世间的现代庄子。王其钧的作品获得多次大奖,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奖”等奖项;他自由地游走于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油画艺术、国画艺术、书法艺术等不同的艺术类型,显示了他疏阔深厚的艺术章法;他笔耕不辍,文字清雅,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观念和美学理论;他不断地进行身体旅行和生命行走。用“行过昔年”来做此次画展的名称,其缘由便是如此。
《舟桥各入影》 74x53cm
2015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评为“年度画家”。
王其钧简历:
《绛红》110x65cm
《漾》46x101cm
《如翠似玉》 60x80cm
+1
《绿掩半夏》 70x140cm 《逸萌生》 80×100cm
王其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东方壁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海外访问学者,加拿大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王其钧
2009年,王其钧教授在中国国家美术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经典与不朽”活动中,被评为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60位画家之一。
正在青岛城市艺术馆展出的《行过昔年——王其钧画展》就流露出王其钧教授的艺术作品正是一个寻找生命望乡的行吟旅程,就像庄子的“逍遥游”那样,是一个寻找精神家园的归家过程。此次展览的作品以小尺幅为主,共38幅,包括了油画、国画和书法作品。
2014年,获“中国美术奖”。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